1月12日 里瓦爾克的奧爾力

1月12日
里瓦爾克的奧爾力
修道院長,1167年1月12日
聖徒序文(二)
經課於2024年美國聖公會總議會修訂。
本文最後更新於2025年1月17日
奧爾力生於1109年的達勒姆,被送往蘇格蘭宮廷接受教育,以確保他日後能成為貴族和朝臣。他確實取得了成就,被任命為蘇格蘭國王的宮廷總管。然而,他發現在世俗君王宮廷中的成就並不能令他滿足,24歲時,他進入了約克郡里瓦爾克的熙篤會修道院。克萊爾沃的伯納德鼓勵他寫下他的第一部著作《仁愛之鏡》(The Mirror of Charity),此書論述如何在萬事上追隨基督的榜樣。1147年,他成為里瓦爾克修道院的院長,在這個職位上一直服務到二十年後因腎病去世,享年57歲。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屬靈友誼》(《屬靈友誼》(Spiritual Friendship)和《仁愛之鏡》都已由熙篤會出版社(Cistercian Press)出版英文版)。
當耶穌被告知他的家人在等著見他時,他回答說:「凡遵行我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家人。」由此,有些基督徒得出結論,認為基督徒唯一可允許的愛就是仁愛——也就是:(甲)願所有人得益處的普世善意,以及(乙)將基督徒與基督連結,並藉由基督與所有其他基督徒連結的紐帶。請注意,普世善意是平等地施予所有人(我們愛瓊斯是因為上帝創造了他),而基督徒合一的紐帶則平等地將我們與所有在恩典中的主內弟兄姊妹連結(我們愛某人是因為基督住在他裡面)。這兩者都沒有為特殊友誼留下空間,無論是因為某人與我們都喜歡曲棍球,或是因為某人與我們喜歡相同類型的笑話,或是來自同一地區並有相似的童年回憶,或是因為某人性格隨和,讓人容易放鬆並感到自在,又或是因為某人與我們之間有特殊的友誼、忠誠和信任紐帶。特殊的友誼是不被允許的!
有些人雖然不認為每個基督徒都必須放棄特殊友誼,但卻認為每個修道者都必須如此。在許多修道院中,當修士或修女兩兩成行前往禮拜堂或餐廳,或在每日休憩時間散步時,院長會刻意經常調換搭配,以免任何人對某個特定夥伴產生偏愛。(這不只適用於朋友關係。有時還認為修士不應對食物或飲品有任何偏好。)與此觀點相反,奧爾力寫道,在特定朋友的陪伴中獲得特殊的喜悅,這與最高程度的基督徒完美境界是相容的。他指出,我們得知耶穌愛約翰、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這很可能意味著他喜歡與他們為伴。
祝文
全能的上帝,求祢賜給祢的子民相親相愛的心;使我們效法祢的僕人里瓦爾克的奧爾力的榜樣,在彼此相愛中認識基督的愛;這都是靠著我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三位一體的主,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世無盡。阿們。
舊約
便西拉智訓 6:5-17
言語溫和的,必多交朋友,嘴發恩言的,必多人問候。你當使許多人與你和好;但知己千人中只需一個。若要結交朋友,在結交時當試煉他,不要急於信賴他;因為趨炎附勢的朋友,在有難之日與你絕交。如果朋友變成了仇敵,他會將爭執揭露,使你蒙羞。還有同桌的酒肉朋友,在有難之日與你絕交。你得意的時候,他和你同心,在你的僕人中他操持一切;但當你降卑時,他就敵對你,遠離你的面而藏匿了。你要躲避你的仇敵,謹防你的朋友。信實的朋友是堅固的保障,你與他交往如獲珍寶一般。信實的朋友是無價之寶,他的美善無法秤量。信實的朋友是生命良藥,敬畏主的人必尋得這藥。敬畏主的人交友必定直率,因他怎樣,他的鄰舍也怎樣。
詩篇
詩篇 36:5-10
上帝的公正 Quam bonus Israel!
- 主阿,祢的仁慈,直到天上,
*祢的真誠,高及雲霄。 - 祢的公義,如同上帝的山,
祢的審判,如同深淵,
*主阿,人民牲畜,都蒙祢拯救。 - 上帝阿,的恩惠實在宝贵
*世人必在祢的蔭下得蒙護庇。 - 他們吃飽祢房裏的美食,
*祢叫他們享快樂,像河水常流不盡,
使他們喝夠。 - 性命的根本,在祢那裏,
*我們倚靠祢的光,才得看見光。 - 認識祢的,願祢常賜仁慈與他,
*心裹正直的,願祢向他行公義。
書信
腓立比書 2:1-4
所以,在基督裏若有任何勸勉,若有任何愛心的安慰,若有任何聖靈的團契,若有任何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志相同,愛心相同,有一致的心思,一致的想法,使我的喜樂得以滿足。凡事不可自私自利,不可貪圖虛榮;只要心存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福音
約翰福音 15:9–17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會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
「我已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讓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讓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是我的命令。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你們若遵行我所命令的,就是我的朋友。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但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從我父所聽見的一切都已經讓你們知道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派你們去結果子,讓你們的果子得以長存,好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會賜給你們。我這樣命令你們,是要你們彼此相愛。」